如何让更广泛的社会力量,主动加入到援建家乡中来?既保证发展蓝图绘制的一贯性,又切切实实改善乡村面貌。这其实是各乡镇在吸引项目回归之余,都在思考的问题。
此次北白象镇募捐现场,两位当地华侨的捐款令众人动容。侨商冯定献个人认捐200万元,华侨黄金松个人认捐100万元。
黄金松今年已经78岁,他在认捐时说:“我要定向捐给我的老家琯头村,建得好、建得快,我还要追加再捐几百万元。”他坦言,这次认捐活动,打动他们的不只是能够定向捐给自己所在村这一条规定,还有一系列解决认捐后顾之忧的举措。
一是省心省力,资金去向清楚。这次募捐开设了专门的基金,根据认捐人的意愿,可以定向用于具体村的建设,确保公益帮扶精准化、持久化、规范化。
二是政 府配资,用一份钱得两份力。北白象镇抓住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放乡村振兴贷契机,申请了一批低息**,其中约5亿元计划用于撬动社会力量建设和美乡村。因此,认捐中定向用于建设和美乡村的资金,都将按照1:1的方式获得配套投入。这就意味着,黄金松为琯头村定向认捐100万元,实际上琯头村能够获得200万元的和美乡村建设经费支持。
三是精细服务,为企业多想一些。考虑到企业资金周转的实际情况,基金还允许认捐款根据建设进度分期入账。
这一波政策引导下,大家的认捐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不少企业多次提高了认捐金额。为乡村建设做大了资金“蓄水池”,乡村建设的具体工作则被交给了更为专业的团队来操刀。“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在保留本村特色的基础上,各村可以从乐清市农业农村部门梳理推荐的设计团队库中物色,开展整村设计,经过镇里审核后实施。特别着重解决群众呼声大的脏乱差地块整治、活动休闲场地空缺、出入村道路建设等问题。”北白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说。
“过去想支持修路,要自己找项目再捐钱,相比起来这样更合适。”黄金松感慨道。
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今年的政 府工作报告更是从多个方面部署乡村振兴新举措,勾勒乡村振兴新图景。
北白象镇和美乡村夜景。
站在新起点上,乡村振兴如何发力,如何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道必答题。
“建设和美乡村,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让自己的家园变得更加宜居、宜业。这一目标实际上本就是各界的共同愿望,因此这件事上,政 府有责任,群众有需求,企业有热情。我们用募捐的方式,充分调动起了各方的力量。”北白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说。
当三方合力,拧成了一股绳,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也逐渐显露出来。
这些日子,认捐款筹到了,建设的前期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北白象人们心中展开了一幅美好家园的憧憬图。
这些憧憬有时候很具体:高岙村土地资源紧张,村内休闲活动空间有限,村民们讨论请设计团队把大桥下的空间设计成了室内运动场;瑞里村有一个水塘,之前水质一直不太好,最近种上了荷花,不仅漂亮还能清淤……
这些憧憬也会变为压力:前西岑村和后西岑村里水系发达,现在小岛变公园。同处主干道沿线的水潭村村民“坐不住”了,接连向村里一肩挑干部“倒苦水”,“我们村什么时候也能变漂亮”成了全村关心的话题。想要建设,拆违开路。前些日子,一肩挑干部带头把自己家的违章小工厂拆了。这一拆,村里拆违阻力大大降低,1个月内,拆违章的进度提升到了近80%。
谁都希望能在自己家门口养老、娱乐、赏景,甚至只是跳个广场舞、滑滑梯。当和美乡村建设,成为群众和政 府共建共促的事业时,群众也好,干部也好,都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也乐于为此付出更大的努力。
乡村让城市更向往,这一目标达成,就在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