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乐清城市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3351|回复: 0

[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白石杨柳滩遗址:时光的问答,文化的传承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4-6-11 1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速分享:收藏到QQ书签转播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分享到新浪微博分享到网易微博
来自 浙江温州
      6月8日,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遇上端午佳节,一场饱含深意的直播活动在白石杨柳滩遗址徐徐展开。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杨柳滩:过去给未来出了道题”——“博士讲十古”第六期古遗址为主题,历史学博士郑立跃先生引领我们穿越时空,对话千年遗址,探寻文化根脉,共赴一场历史与未来的问答之旅。
1.jpg

2.jpg


文化的呼唤
      “我们今天来这里做什么?”直播开篇,郑博士即抛出这一看似简单却又深刻的问题。杨柳滩,这片承载着丰厚历史遗产的土地,静静地等待着我们的回答。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庄严回应: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唤醒人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知与尊重。在这一天,我们齐聚杨柳滩,不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行动——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提升、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注入活水。
历史的回响
      “乐清以前住的人叫什么?”博士的问题将我们带入历史的长河。东瓯王国,一个由越王勾践后代建立的古老国度,其先民或许曾在杨柳滩留下生活的足迹。通过出土石器的类型分析,我们得以窥见他们狩猎、捕鱼、耕作的复合生活模式,以及较为发达的磨制石器制造技术。这些石器犹如历史的音符,奏响了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章。
未 知的探索
      “我们关于杨柳滩知道一些什么?”“不清楚的部分是什么?”郑博士引领我们直面知识的边界,承认现存的认知空白。历史文献中未见杨柳滩先民的身影,他们的族群名号、食物构成、住宅样式、聚落规模、社会阶层、信仰体系等,皆被时光掩埋,等待未来的考古发掘揭示谜底。博士以陶器烟炱、稳定同位素研究等现代科技手段为例,生动展现了考古学如何通过细微痕迹揭示古人生活面貌,诊断迁徙轨迹,解读动物与作物驯化的历史进程。
多元的画卷
      “不同地方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博士的问题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地理画卷,展示了各地先民在居住方式、食物获取、工艺技术、信仰观念、权力结构等方面的多样性。新石器时代,作为人类历史的重要篇章,见证了工具革新与生产方式转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杨柳滩,作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代表之一,其独特性与好川文化的关联,揭示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脉络,彰显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质。
文化的传承
      直播活动中,郑博士以严谨的史学态度、生动的叙事方式,将杨柳滩遗址的过去与未来编织成一场跨越时空的问答,引导我们深思文化遗产的价值,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每一处遗址,都是历史的信使,未来的课题。它们以静默的语言,诉说着人类文明的故事,呼唤我们用心聆听,用行动回应。正如郑立跃博士所言,文化遗产需要被发现、被认识,更需要被活化利用,融入现代生活,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3.png

      这场直播,是一次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文化的觉醒。它让我们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每一次参与都是对历史文脉的传承。让我们携手,以敬畏之心呵护遗迹,以创新之念激活遗产,让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共同谱写时代华章。


来源: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新浪微博登陆

Archiver|手机版|乐清城市网 ( 浙ICP备2020043312号-4  

GMT+8, 2024-6-26 13:26 , Processed in 0.038842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