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乐清黄杨木雕传承人群培训班圆满结业。本次培训以“理论提升+实地研学”双轨并进,组织学员赴福建、广东两省开展深度交流,通过跨地域的非遗对话,为乐清黄杨木雕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理论筑基,拓展传承视野 首阶段于福建厦门启动。培训班邀请了庄南鹏、张健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凤荣、郑幼林,聚焦“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保护”“艺术设计与品鉴”等核心课题展开授课。 同时,学员深入福建省非遗“漆宝斋漆艺”基地,研习传统漆艺与木雕融合的跨界实践,深化对材质特性与工艺创新的理解。
实地探源,激活技艺对话 第二阶段培训班赴“中国木雕之乡”广东潮州。学员走访了潮州市博物馆、杨坚平潮州木雕博物馆、辜柳希木雕艺术馆、金子松木雕研究中心以及潮州市非遗馆,系统观摩潮州木雕从凿坯到精修的工艺流程,并亲身体验实操,与辜柳希、金子松等大师对话,在大师的介绍中,学员们对潮州木雕有了更深入透彻的理解与体会。
培训班还通过考察潮州开元寺等古建遗存,深入探索潮州木雕在传统建筑中的空间叙事与功能表达,探索南北木雕技艺的互鉴空间。
融汇创新,践行非遗使命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乐清黄杨木雕一直以精细刀工与圆润写意的特色著称。本次培训打破地域壁垒,贯通“理论研学—工艺观摩—实践体验”闭环,推动传承人群在多元文化碰撞中提炼技艺精髓。
不少学员表示,本次学**开拓了视野,潮州木雕的浮雕技艺在家居装饰上的巧妙融合,让黄杨木雕在主题表达、形式突破上有了很大启发。
当前,乐清已构建“非遗工坊+校园传习+数字化推广”立体传承网络。本次跨省培训进一步强化非遗传承人群的创造性转化能力,为擦亮“华东一枝花”的文化品牌提供资源支撑,彰显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
来源: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