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景区频繁换乘区间摆渡车 山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 “摆渡车捆绑销售” 长白山天池景区禁止自驾进入…… ) A4 I |2 W% a/ a' J) o
暑假来临,众多市民游客 走出家门、乐享旅途 不少热门景区游人如织 然而,一些景区却因观光车票价等问题 被游客吐槽“又贵又折腾” 而屡上网络平台热搜 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 }/ d& }8 I" a9 {
; N. q, s8 s2 ?
+ V* A7 d- R/ t- w% ?0 S* w
' g# d* }- E# I4 x" {" b8 K
* p! i5 A# i% Z* ?9 j
2 G u; Q2 s% c3 U近日,中国旅游报社记者就景区观光车问题,对有关景区负责人、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等进行深入采访。
) o) k) r1 U% N' R8 @2 C$ M- L f: D' Y8 L+ I7 W- X6 L
6 Q+ @7 J9 D% d7 U2 r3 P$ M v' p
屡被公众吐槽 ! V5 h+ o3 _9 }- c. ]* F5 U
“观光车不是直接送到出口吗,为什么中途把人放下来,还要路过商业街?” & s, N3 ?5 q% E( s" ]
“用摆渡车‘圈钱’,吃相太难看!”…… ; a% @4 I5 b# w' C8 _+ c8 Z. Y
近期,游客对景区观光车、摆渡车等的 “差评”“吐槽”接连不断 其中不乏一些5A级旅游景区 / l8 \- z! w) _2 Q. ^' X5 b( T0 v S
6月初,一位博主在抖音平台发布《喀纳斯很美,但是吃相太难看了》的“吐槽”视频,反映景区内频繁换乘区间摆渡车、观鱼台二次收取门票等问题。喀纳斯景区管委会发布情况说明回应称,在喀纳斯,景区与景区、景点与景点之间距离较远,贾登峪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尚未建设完毕,故需将车辆停放至贾登峪停车场换乘免费摆渡车前往喀纳斯景区门票站购票入园,多换乘1次摆渡车;喀纳斯景区观鱼台景点距离喀纳斯换乘中心9公里,游客可根据游览需求选择是否乘坐摆渡车前往,不存在强制购票的情况。 5A级旅游景区山西黄河壶口瀑布则被游客吐槽“摆渡车捆绑销售”。对此,山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相关负责人解释称,景区线上提供“门票+小交通”联票,本意是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验票流程。目前,景区已设立单独门票购买、门票+小交通等购票选择,不乘坐小交通的游客可步行、骑自行车等进入。景区还在步行道沿途设立了休息设施及黄河观赏点,游客可一路走、一路玩。 : F. H6 f6 }2 R7 N% |( y/ q$ X
近期,被公众“吐槽”的景区还有不少。有游客称,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景区观光车的停车点不在景区出入口,而是在商业街,下车后要花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走完商业街。某旅游博主也“吐槽”说,他自驾到吉林长白山天池北景区附近的停车场,被告知想要买票必须返回35公里外的镇上,然后统一乘坐景区大巴车参观。
8 }# }$ v' _$ h" [/ L3 Y& g$ E' v“必须把车停到游客集散中心,统一乘坐景区内的车。这样方便统一管理,已经3年了。”长白山天池北景区工作人员曾这样回应。对于长白山天池北景区的做法,民众的意见也不尽相同:部分网友表示不认可,而吉林本地网友则表示支持,并给出了原因:一是长白山北坡上盘山道多,且道路狭窄、坡度较大,不是专业司机不适合驾车行驶。二是长白山景区内行驶的观光车辆都是新能源车,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三是私家车进入北坡容易造成狭窄山路拥堵。“景区禁止自驾的做法没毛病,但不在沿途告知游客,确实也会给外地自驾者带来不便。”一位家住长白山附近的网友说。 0 J1 @1 E$ T" u- d9 h9 p8 w2 A+ t6 X
“大众旅游时代,游客越来越注重旅游的质量与体验感,旅游的社交属性也逐渐增强。”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明庆忠表示,旅游的人群流动性、空间移动性决定了“行”的必须性和基本保障性,部分景区把景区交通当作“摇钱树”,将大门、游客中心等外移,移至“山那边”“河那边”“山下边”,要求非乘景交车、景交船者不能进入。景区将这种“硬消费”作为提高收入的“硬规定”“潜规则”,让游客不得不坐、不坐不行,不仅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也降低了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和口碑。 # r7 a! g+ K% M+ p1 R$ Z
% ]. w% P7 o0 v/ G& D# Z
, D- I: u$ O3 \; Z/ \: m$ o" q1 }' z不可一概而论
2 ]; K' A% a/ p3 N- X6 E. ~0 O+ h. u' }* B V: G- w2 [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 景区观光车、摆渡车等 本是为便利游客而设 然而部分景区却将其作为盈利手段 以“搭车消费”“捆绑式服务”等方式 让游客不得不买票上车 这显然与开设观光车的初衷背道而驰
* g( C. W/ b" w5 M' u: q“景区设立观光车,除方便游客游览外,还可避免景区主要游览点过度拥挤,提升景区的可承载性。同时,扩大二次消费,提升景区收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谷慧敏表示,总体来看,目前,我国景区观光车价格属于合理范围,但是部分景区因规划不当或管理不善,也存在诸如强制购买、停靠站点不合理等问题。
8 z( K& d- ~. x# o8 ?“景区观光车门票虚高现象不能一概而论。”海南省旅游景区协会秘书长苏群认为,一些景区范围扩大、大门推远,或是为了增加配套服务设施,缓解高峰期间堵塞。“作为景区行业协会,我们一直倡导景区要以服务游客为中心。景区应评估观光车定价的合理性,充分考虑游客旅游的性价比。” ' \, Y! T- n1 s, V& n) h
其实,关于观光车票价问题,国家层面早有规定。2008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整顿和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通知》,明确提出游览参观点内缆车、观光车、游船等交通运输服务价格应单独标示,单独销售,不得与门票捆绑销售。旅游法也明确,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2 t6 l) L; u B
在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看来,部分景区观光车价格虚高,有以下问题:一是不合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工作的通知》《关于持续推进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等,从降低旅游者“全过程费用”角度出发,加强对垄断性较强的交通车、缆车、游船、停车等服务价格监管。高价观光车显然不符合上述要求。二是不合理。以较低价门票、低准入门槛吸引游客进入后,再提供高价观光车,这是不合理的垄断式定价,是借全民所有的公共文旅资源变现。三是不动脑。景区运营以“躺平”收门票思维运营,不在内容体验、文化内涵上做文章,舍大取小,结果自然是导致极低的二消与复游率。
/ L! E: c( Z, L/ c“部分景区本末倒置,甚至想方设法、变着花样‘创收’,而忽略了游客的感受,这会影响到景区的长远发展和公众口碑。”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石培华认为,应在更好满足游客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合规、“软性落地”景区的消费构架。 8 W" h3 S; B0 F- W
" T& U& L( N5 m" i! L; X, o9 V5 _
1 ^) d" z3 p8 u7 t% M着眼长远发展 2 {5 Y0 W* _1 C7 _
6 G# l9 Z* I1 U8 [
涉及景区观光车票价的问题 并非今年独有 去年,青海茶卡盐湖景区 设置游客集散中心 收取每人30元的摆渡车费 就曾被广泛质疑 随后,该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委员会 发布公告取消观光车费用 并要求各景区和服务单位提升服务质量
/ D/ p" ]9 Y/ Y
记者采访时,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景区而言,品牌和口碑是影响游客二次消费的重要因素。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显然不利于景区长久盈利。建议各大景区以真心真情,将景区收费降下来,把观光游客引进来,让游客旅途更加舒心。
0 k# [. B; Z _# p) h- Q4 v b“景区已在游客中心显著位置设立公示栏,公布门票价格及优惠政策,便于游客了解监督。”山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执行好门票优惠政策,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 G5 g2 t4 z2 `7 [# X
明庆忠建议,景区推出景交车、景交船等产品时,应坚持“算大账、不算小账”,与旅游项目或者旅游体验相结合,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文旅产品,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使老百姓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 k5 {' v- K/ _) T3 P
“建议景区科学测算观光车运营成本,使利润维持在合理水平;深入研究目标市场需求,综合考虑交通可进入性、游览模式、游客价格敏感度等因素;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使旅游定价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追求相一致。同时,通过综合收益来缓解成本压力,如提供有竞争力的衍生文创纪念品、新型增值性的游览体验活动、拓展二次消费等,弥补景区内观光车交通等刚性需求成本。”谷慧敏说。
: x; V: D3 W' U- G" V“只有真正心系游客,才能让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强烈、更可持续。”石培华表示,各大景区应及时调整运营策略,升级基础设施及服务品质,以服务游客、提升游客体验为目标,结合自身特色打造满足现代游客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 5 S$ u- s V' y: F6 N( n: O. h7 u
|